汇聚“五美”浩吉力量 凝结重载运输“铁”动能
9月19日,一列满载8000吨煤炭的71455次列车从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靖边东站缓缓驶出,一路向南开往湖北省襄州北站,标志着浩吉铁路自开通运营以来,煤炭发送量突破1亿吨大关。
作为世界上一次性建成开通里程最长的铁路,浩吉铁路北起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境内的浩勒报吉南站,途经内蒙古、陕西、山西、河南、湖北、湖南、江西七省区,终到京九铁路吉安站,全长1813.5公里,规划输送能力超过2亿吨/年,是国家《中长期铁路网规划》的重大项目,也是“北煤南运”国家战略运输通道和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今年9月,陕西省委网信办指导,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、华商网联合主办“发现最美铁路·瞰见奋进陕西——走进‘五美’浩吉”网络主题活动,活动以“五美浩吉”为宣传载体,前往“浩吉铁路”沿线的榆林、延安等地开展集中采访报道,展示浩吉铁路不断提升煤炭“公转铁”运量、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打赢蓝天保卫战、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,凝聚奋进新征程、建功新时代的磅礴力量,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。
万吨乌金之美
破除西北煤炭资源外送“瓶颈”,补齐华中能源电力供应“短板”
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发挥着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,但全国煤炭资源分布不均匀,北方供大于需求,而南方需求大于供应。进行"北煤南运",可调节南北经济发生积极转变。在此背景下,煤炭运输成为制约经济增长的“瓶颈”之一,重载铁路运量大、效率高、能耗低、效益好,正好能够有效解决煤炭运输问题。
浩吉铁路是铁路“货运增量行动”的重要工程。浩吉铁路开通,在降低煤炭运输成本的同时,也对重塑国内铁路煤炭运输格局有重要作用,作为我国目前最长的重载煤运专线,浩吉铁路一线,串联起蒙陕甘宁能源“金三角”等煤炭主产区和鄂湘赣等华中供应短缺地区,填补了“北煤南运”、陆路直达、大能力运输通道等多项空白,极大缩短华中地区的用煤运输时间,改变了过去中国煤炭资源由西至东,再经过海运江运才能到达华中地区的状况。
过去,“北煤南运”耗时一个月,现在通过浩吉铁路运输最快一天之内可以到达,大大缓解了“两湖一江”内陆地区煤炭供应的短缺,对促进西北地区资源开发,保障全国能源安全和“两湖一江”能源供应具有重要意义。
此外,浩吉铁路衔接沿线各地多条煤炭集疏运线路,并实现铁水联运功能,打通了铁路货物运输“最后一公里”,疏通了北煤南运的毛细血管,将晋陕蒙优质煤炭源源不断运往“两湖一江”长江中下游地区,助力区域经济发展,“乌金”能源黑色的外表下蕴藏着点亮人间的光明之火。
工业科技之美
钉铆间精益求精展现工业匠心,“智能浩吉”保障能源大通道安全畅通
铁路是工业革命的产物,也是工业发展的缩影见证,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,铁路行业的发展就与工业发展相伴相助。在浩吉铁路上,从铁路修建时期的攻坚克难、技术创新,到大列运行期间的钉铆对接、智慧铁路,每一个细节都彰显着浩吉工业科技的匠心与魅力。
一路南下,浩吉铁路沿途先后穿越毛乌素沙漠腹地、黄土高原、秦岭山脉、江汉平原等地域,横跨无定河、汾河、黄河、洞庭湖等江河,沿途的桥梁隧道创新应用多项施工技术,创下不少世界之最,被称为中国又一项“超级工程”。穿越200多座隧道,跨过700多座桥梁……在建设过程中,浩吉铁路线上很多技术都是首次应用,共创新施工工法119项,取得专利165项,荣获科技奖60项,科研立项85项,彰显了我国铁路建设自主创新综合实力,让工业科技与秀美山川融合,构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。
在铁路运行过程中,为确保浩吉铁路运输安全,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积极建立智能化运输调度指挥系统,该系统依托一个由大数据、云计算、物联网、5G等平台,利用数据分析、视频监测、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,引进CTC调度列车运行控制系统、北斗系统检测、综合视频及智能分析等系统,将智能化技术与信息系统深度融合,通过计算机实现动态掌握列车状态和列车编组内容,实现调度指挥与车站作业一体化,共用同一数据源资源,确保了各项站内作业无缝衔接,大大提升了全线作业安全和运输安全。
在货车检修的“4S店”榆林车辆段榆林检修车间,工作人员不但要负责陕北地区定检到过期车的检修,也要负责浩吉铁路车轮的检修工作。货车检修和车轮检修工作细致精细,最高要求微米级装配精度,这也对检修工作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。对比分析数据、发现潜在问题、手动测量“诊断”、量身定制检修……在整个段修工艺流程中,需要卡控在毫厘之间的限度就有3600多个,轮轴探伤检测时,比发丝还细的磁粉细线都必须仔细观察,做好毫厘之间的精准,才能够保证车辆安全行驶10万公里以上。
“科学严密制度+成熟可靠技术+有效有力举措”,每一位浩吉铁路人小到钉铆衔接的毫厘把控,助力浩吉铁路交出亮眼的高效畅行“成绩单”。开通三年来,浩吉铁路不断突破运输效率,今年9月5日-11日,浩吉铁路完成运量196.3万吨,周发送量130.9万吨,9月11日单日装车达3080车,均创浩吉铁路开通以来历史最高。
历史文化之美
秉承铁路红色基因 不断为浩吉维精神注入丰富内涵
浩吉铁路穿越蒙陕晋豫鄂湘赣七省,沿途历史文化遗产和红色教育资源丰富,不仅是稳产保供的能源线,也是一条文化线、扶贫线。
仅在陕西境内,浩吉铁路就与秦代建设的第一条“高速公路”秦直道交汇,紧邻大夏国都统万城,途径史圣故里韩城,沿途还有蟠龙战役遗址、大禹治水和鲤鱼跳龙门故事发生地等,给浩吉铁路增添了独特的历史文化魅力。此外,浩吉铁路连接延安、卢氏、平江、吉安等多个红色革命老区,开通后结束了部分地区无铁路的历史,对于带动老区经济,助力地方脱贫攻坚也有积极作用。
在位于红色革命圣地延安市的延安运营维修段,“中国革命母亲河”延河从浩吉铁路“延河特大桥”穿桥而过,一路向东奔向母亲河黄河,沐浴着老区红色文化滋养的草木,在三年间见证着浩吉铁路线上呼啸而过的万吨大列一天天的增多、加密……建设至今,浩吉铁路一线的铁路工作者秉承红色基因、赓续铁路优良传统,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,提高效能,奋力前行、开拓进取,不断为“人民铁路为人民”注入更丰富的文化内涵。
绿色生态之美
“绿色交通+绿色经济”协同增效 推动沿线低碳和谐发展
浩吉铁路沿线许多城市因煤炭产业而兴,生态环境是不容回避的问题,随着绿色生态浩吉建设的推进,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理念也在这条贯通南北的“乌金”之路边开花结果。
数据显示,在所有交通工具运行方式中,公路排放占交通排放总量的85%,推进“公转铁”运输,能够有效推动交通系统整体减排。随着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,铁路运输尖端技术之一——重载运输的优势日益突出,浩吉铁路作为“公转铁”和“碳达峰”、“碳中和”的骨干重载力量,推进运输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的任务也更加艰巨。
建设伊始,浩吉铁路就为这条“乌金之路”打好了“生态底色”。浩吉铁路建设过程中,采取多种防护措施,保障沿线生态环境,让北煤南运大通道与绿水青山和谐共存。
三门峡黄河公铁两用特大桥位于黄河三门峡库区横跨黄河主河道,分别穿越国家级、省级自然保护区和黄河中游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,并紧邻三门峡市生活饮用水水源地。大桥所在地是我国越冬大天鹅的栖息地,在大桥下游百米处,就是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——天鹅湖国家湿地公园。据悉,本来大桥为了美观涂装定了桔红色。但有专家提出色彩过于艳丽易刺激大天鹅,后来经过反复比选,大桥最终采用了“天空蓝”这一天然合一柔和的颜色。通过走访周边居民了解,目前三门峡黄河特大桥无论从声音还是色彩,都基本适应了白天鹅的生活习性,自2019年浩吉线运营以来,白天鹅在三门峡天鹅湖国家湿地公园的总体分布基本没有变化。
在运输过程中,浩吉铁路也不断发挥重载运输在绿色、低碳、环保、节能方面的优势,在构建“双循环”新发展格局中发挥着更加突出的作用。随着“公转铁”不断推进,西北地区矿场及周边地区的道路扬尘和交通压力问题明显改善,对于当地加快煤炭产业转型升级、推动低碳绿色发展有重要意义。从各大矿场出发,“乌金”整齐的沿着浩吉铁路一跨长江两越黄河,由北向南先后穿越毛乌素沙漠、黄土高原、秦岭山脉、江汉平原……绿色“铁网”运输与沿途生态形成一幅低碳和谐发展的景象。
“绿色交通+绿色经济”协同增效,浩吉铁路不仅转变着煤炭的运输方式和运输结构,也为践行“双碳”目标和区域经济“绿色升级”贡献了铁路力量。
行业文明之美
积极践行“交通强国 铁路先行” 以行动诠释铁路人先行风采
浩吉铁路自2019年9月28日开通运营以来,截至2022年9月19日,已累计开行27450列,发送煤炭10005万吨,对加速西部地区资源开发,保障鄂湘赣等华中地区能源供应,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。承担国民经济发展能源运输任务的同时,浩吉铁路还在抢运电煤迎峰度夏、抗疫保供等关键时刻,一次次勇担重任在绿色低碳与能源保障运输中稳步前行。
在这组成绩背后,是一个个“守路人”用青春、智慧和汗水确保这条大动脉在万吨重压下高效安全运行。他们在货车检修、运行调度、列车驾驶、技术创新等铁路工作基层一线,以实际行动诠释了“人民铁路为人民”的根本宗旨,践行了交通强国、铁路先行的历史使命,展示了铁路人的先行风采、服务本色、担当品格、奋斗精神,为浩吉铁路加速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。
从马蹄声声,到火车隆隆。新时代,党中央作出建设交通强国的重大战略决策,铁路作为绿色交通工具,在促进交通运输绿色转型发展、助力实现“双碳”目标上大有可为。随着铁路部门积极深入践行“交通强国 铁路先行”使命、广大一线职工在岗位上做出优异业绩,越来越多万吨大列穿越山林戈壁奔向碧水江南,“五美”浩吉铁路沿线的“乌金”运输力量正在汇聚,凝成更安全、高效、绿色的重载运输“铁”动能。
留言评论Message
我要评论e-magazine
上一篇:去年我国煤炭储量2078.85亿吨
下一篇:目前中国钢铁物流企业有20万家之多